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树木在雨中焕发生机的画面,并由此引发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屋檐下种树,雨后树木展现出幽雅姿态。"微阳动九地"指微弱的阳光渗入地下,让树枝焕发新光彩。这里用阳光唤醒大地的力量,展现自然界微妙的生命力。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哲理:树木由枯萎到繁茂的转变,揭示万物盛衰是自然规律。诗人感叹这种变化是上天安排,人力难以改变。"枯槁易神奇"用枯萎与新生的对比,突显自然造化的神奇。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的处世态度:关起门来喝酒,像拴住马匹一样约束自己。这体现了他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整首诗通过日常景物,表达了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智慧,语言朴实却意蕴深远。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