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蒙绝句① 学

轲死如何道乏人,缘知学字不(朱本作未)分明。
先除功利虚无习,尽把圣言身上行(朱本作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孔子(轲)去世后,真正的儒家之道就没人能传承下去了?作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后人没搞明白"学习"的真正含义。

诗中前两句直接点出问题:大家表面在学,实际根本没学明白。就像现在很多人读书只图考试分数,却不理解知识本质。

后两句给出解决方案:首先要破除两种坏习惯——一是功利心(只为名利而学),二是空谈理论(学了一堆用不出来的知识)。真正的学习应该像穿衣服一样,把圣贤的道理真正"穿"在身上,也就是要身体力行、实践运用。

全诗用最直白的比喻说透了学习的真谛:学习不是装点门面,而是要把知识消化成自己的血肉。就像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知道更要做到。这种反对形式主义、强调实践的学习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值得深思。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