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早梅

暗香疏影。
影在香中冷。
小店花前人不省。
翠羽夜深来听。
露华洗染春痕。
等闲湿了钗裙。
除却罗浮梦里,谁家有此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清平乐·早梅》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梅花的幽静之美。全词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梅花的独特韵味。

上片开头"暗香疏影"四字就抓住了梅花的神韵——香气若有若无,枝影横斜错落。"影在香中冷"用通感手法,让读者仿佛能闻到带着寒意的梅香。后两句写小店旁无人注意的梅花,却在深夜引来翠鸟聆听,用动态的鸟鸣反衬出梅花的静态美,更显其清幽脱俗。

下片转写清晨景象:露水浸湿了梅花,也打湿了赏花人的裙钗。这里用"洗染"形容露水滋润梅花,用"等闲"表现不经意间的沾染,显得格外生动。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除了传说中的罗浮山梦境,人间哪还能见到这样美妙的黄昏梅景?用虚写罗浮梦的典故,实则是赞叹眼前景致之美已如仙境。

全词妙在不用一个"梅"字,却处处写梅;不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传递出对早梅的怜爱。语言明白如话,但意境深远,把常见的早梅写得空灵脱俗,让人读后仿佛也闻到了那缕清冷的幽香。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