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再和)

天上人间,这般光景,管无风雨。绣户珠帘,锦坊花巷,戏队将嫫母。月扇团圆,星球灿烂,路遍市三街五。升平事,牙旗铁马,且还旧家藩府。
三陲见说,凯歌频奏,渐次不烦鼙鼓。双凤云间,六鳌尘外,想见都人欢舞。火城春近,金莲地币,消夜果边曾语。如今但,梅花纸帐,睡魔欠补。元宵宰执赐消夜果。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同时暗含对和平生活的赞美。上片用绚丽的画面感写人间元宵:天上月亮圆满,人间花灯璀璨,街道上游行队伍热闹非凡,连丑女(嫫母)都加入表演,家家户户珠帘绣户张灯结彩。词人特意提到"管无风雨",强调这是难得的祥和时光。最后三句笔锋一转,说这些太平盛事(牙旗铁马指军队仪仗)终将回归平静,军队回到驻地。

下片转向对国家安定的描写:边疆(三陲)捷报频传,战鼓声渐渐稀少。用"双凤云间,六鳌尘外"的仙鹤神龟意象,比喻太平盛世超凡脱俗。都城百姓欢欣鼓舞,皇帝近臣(宰执)在元宵夜分发点心(消夜果)的场景更添生活气息。结尾却意外地归于宁静:如今只留下梅花纸帐(文人雅士的简约寝具),和因守夜而缺的觉,在热闹过后回归日常生活的真实感。

全词最妙的是对比手法:极写繁华是为突出平静的可贵,军旅战鼓与市井欢庆的对照,最终都收束在"纸帐补觉"的平凡生活中,体现作者对太平生活的珍视。通过元宵这个窗口,展现了从国家战事到民间烟火气的完整画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