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亭子,以及它脚下繁华的城市景象,同时融入了历史人物的联想。
前两句写实景:紫色的云雾缭绕在亭子周围,仿佛与天上的云霞相连("紫烟飘缈接云霞")。从亭子往下看,能看到连绵不断的屋舍,住着成千上万的人家("亭下连薨十万家")。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亭子的高耸,又展现了城市的繁华。
后两句转入联想:看到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古代的关尹子(老子出函谷关时遇到的守关官员)。诗人想象,当年关尹子看到老子(柱史,指担任过柱下史的老子)西出函谷时,可能就已经预见到他会名扬京城。这里用历史典故,暗含对亭子主人(陈太史)才华的赞美,暗示他也会像老子一样有所成就。
全诗通过壮观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既展现了凌云亭的雄伟气势,又巧妙地将亭子与历史名人相联系,表达了对亭子主人的赞赏和美好祝愿。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开阔,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眼前景色的壮美,又能体会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