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没良心的败家子故事,把人性中的丑陋面刻画得入木三分。
开篇直接点出主角是个"没脑子的蠢货"——嫌弃亲爹长得丑,嫌弃亲娘不够漂亮。这种以貌取亲的行为已经够离谱了,更过分的是他抛下父母不管,整天在外边寻欢作乐。"逐色走"三个字活画出他像发情动物般追逐美色的丑态。
中间四句像镜头特写:对亲戚爱答不理,一年到头都在喝酒,天天烂醉如泥,吐出来的秽物只能喂猪狗。这里用"十二月"和"月月"的重复,强调他堕落生活的持续性;"醉吐饲猪狗"这个恶心画面,把道德败坏的程度可视化。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怒斥:这种混账东西,迟早要遭报应!"缘事不了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作死不会有好下场"。全诗像一段街头大妈骂街的实录,但比道德说教更有冲击力,让读者自然产生"做人不能这样"的警醒。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市井语言写市井无赖,接地气
2. 通过具体行为(嫌父母丑、酗酒)代替空泛批评
3. 结尾的诅咒式预言给人强烈警示
4. 像照妖镜一样,让每个读者都忍不住对照自省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