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陆游回忆年轻时从军生活的作品,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淡淡的伤感。
前四句是欢乐的回忆:诗人年轻时在山南从军,大半春光都在醉酒中度过。绿树间黄莺偷看他帽子的影子,画桥边柳絮追逐他扬起的马鞭。这里用"窥""逐"两个动词,把春天写得活泼有趣,仿佛黄莺和柳絮都是他军旅生活的玩伴。
五六句笔锋一转:花朵因为小雨延迟开放,笙箫因春寒吹不出流畅曲调。这里用花开晚、乐器失调比喻军旅生活中也有不如意,暗示青春并不总是完美。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诗人感叹时间飞逝,如今只能靠写诗(楚辞)来召唤那些逝去的记忆。"羁魂"二字特别动人,像在说那些军营里的青春岁月,已经成为漂泊在记忆里的孤魂。
全诗妙在对比:前半段是鲜活的动态回忆(黄莺、飞絮、马鞭),后半段是凝滞的现实(花开晚、笙不响、空惆怅)。就像我们回忆学生时代总觉得阳光灿烂,回过神来却发现已中年,这种反差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