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漕彦成昔宰弋阳政续上闻召对改秩予适当词命后自台郎出守滁垦荒田千二百顷柄国者挟妻家私憾以为罔功将漕襄阳修筑大堤禦水患又以为妄作与洪兴祖为程伯禹刊论语解至周公谓鲁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彦成遂被窜于钦州柄国者死

天涯羁枕看三山,一日皇恩诏使还。
君子但知为善乐,岂同馀臭满人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正直官员的遭遇,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讽刺和对君子品格的赞美。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描写官员的境遇:先是被贬到偏远之地("天涯羁枕看三山"),突然又获召回京("一日皇恩诏使还")。这种大起大落暗示了官场的无常。

后两句是核心思想: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君子")只把行善当作快乐,不像那些贪官污吏("馀臭")死后还要遗臭万年。这里用"馀臭"这个形象的比喻,把贪官比作发臭的垃圾,而君子则是清新脱俗的。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一边写官场现实的荒诞(好人被贬,贪官当道),一边写君子的精神境界(不以得失为意,坚守本心)。最后一句特别有力,用"馀臭满人间"这样直白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作者对腐败官员的鄙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