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忌兴祖骑驴戏作短歌
儿童生长便舟居,眼中不辨骡与驴。
牵来信口以马呼,上下左右须人扶。
一日駊騀防不虞,两日妥帖稍自如。
三日脱辔胆气粗,趫捷意将誇老夫。
老夫年当三十馀,从军远走西南隅。
露青竹鞭生马驹,径渡鸟道如庄衢。
岂知今来衰病俱,髀肉消尽臀无肤。
前瞻后顾悔识涂,曷不归去勤耕锄。
看牛舐犊鸡哺雏,平生不识马新息,据鞍矍铄何其愚。
牵来信口以马呼,上下左右须人扶。
一日駊騀防不虞,两日妥帖稍自如。
三日脱辔胆气粗,趫捷意将誇老夫。
老夫年当三十馀,从军远走西南隅。
露青竹鞭生马驹,径渡鸟道如庄衢。
岂知今来衰病俱,髀肉消尽臀无肤。
前瞻后顾悔识涂,曷不归去勤耕锄。
看牛舐犊鸡哺雏,平生不识马新息,据鞍矍铄何其愚。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儿童和老人对待骑驴的不同态度,反映了成长和衰老的对比,同时也隐含着对生活的感悟。
儿童的视角
- 生长在船上:诗中说儿童“生长便舟居”,意味着他们从小就在船上生活,对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如骡子和驴子,不太熟悉。
- 不辨骡驴:孩子在水中长大,因此他们眼中没有骡子和驴子的概念,只会用“马”来称呼所有非船上的动物。
- 需要帮助:孩子牵着驴子时,上下都需要人帮忙,表现出他们缺乏骑驴的实际经验。
老人的视角
- 自在骑驴: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开始逐渐适应骑驴,变得大胆和灵活。
- 老人的经历:诗中的“老夫”从军时曾骑马远行,面对难以通行的道路,也能从容应对。这是老人年轻时的经验。
- 病老后畏难:当老人年老体衰,再骑驴时就感到困难重重,担心会摔下来,甚至后悔自己当初学会了骑马。
- 怀念简单生活:老人怀念年轻时耕田牧牛、照看小鸡的日子,而这些已经离他远去。
全诗主题
诗通过对比儿童和老人对骑驴的态度,反映了成长与衰老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不同人生阶段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年轻时我们充满活力,敢于尝试新事物;而年老后,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我们可能更倾向于怀念过去简单而无忧无虑的日子。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的场景描写,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思考成长与衰老的意义,提醒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