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
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
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
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暮春时节,诗人看到梅花凋谢后的伤感情绪。

上片开头"梅花过了仍风雨"直接点明时间——梅花已经凋谢,但风雨依旧不停。这里用"仍"字强调风雨的无情,暗示春天即将逝去。"著意伤春天不许"是说诗人本想好好伤感一番,可春天却连这点机会都不给,匆匆就要离开。后两句回忆去年在西园饮酒赋诗的欢乐场景,如今同样的地方却只剩惆怅,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通过具体景物进一步渲染愁绪。"一枝照水浑无语"写孤独的花枝倒映水中,沉默无言;"日见花飞随水去"写花瓣每天飘落随水流走的无奈。最妙的是"断红还逐晚潮回",凋落的花瓣被晚潮推回岸边,与枝头残存的红花相互映照——已落的和未落的花两相对望,更显出枝头残花的凄苦。

全词用风雨、流水、落花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现春光流逝的无奈。特别是最后用潮水带回落花的细节,让伤感情绪产生回旋往复的效果,仿佛愁绪也像潮水一样去而复返,久久不散。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知和细腻表达,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