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砍木头做比喻,讲了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
前四句说:砍木头的时候别偷懒(无废于勤)。就算砍下来的木料不够粗壮,不能当房梁(不足柱榱),也能当柴火烧(犹用以薪)。这里用日常劳动告诉我们:做事要踏实勤恳,看似"没用"的东西其实都有价值。
后两句升华主题:像君子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岂弟君子),对待他人就像对待木材一样——不会因为某人看似"没用"就轻视他(无易于人)。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既赞美了王安石的君子品格,也倡导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全诗妙在把大道理藏在生活小事里,就像用柴火比喻人才,既接地气又发人深省。它提醒我们:勤恳做事是根本,而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尊重每个人的价值。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