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瓘同年河南府司录①

綵服昔为儿,随亲宦洛师。
至今馀梦想,常记旧游嬉。
佐史头应白,书楼树已攲。
闻君行有日,使我泪交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写给朋友王瓘的送别之作,通过回忆童年往事和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

首联"綵服昔为儿,随亲宦洛师"用简单的生活画面开场:小时候穿着彩衣(古代儿童服饰),跟着在洛阳做官的父亲生活。这里既交代了两人童年相识的背景,又暗示了洛阳这个地点对诗人的特殊意义。

颔联"至今馀梦想,常记旧游嬉"笔锋一转回到现在:直到今天还常常梦见当年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两句特别打动人心,因为每个人都能体会那种对童年玩伴的纯真怀念。

颈联"佐史头应白,书楼树已攢"用两个具体意象表现时光飞逝:当年年轻的官员(佐史)现在头发应该白了,一起读书的楼前树木都长歪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描写很有画面感,让人直观感受到岁月变迁。

尾联"闻君行有日,使我泪交颐"直接抒发情感:听说你即将启程,让我泪流满面。最后这个"泪交颐"(泪水流满下巴)的细节描写,把不舍之情推到高潮,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友情。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彩衣孩童-白发官员"的对比展现时光力量;二是通过"做梦记玩耍""树长歪了"等生活细节引发共鸣;三是情感递进自然,从回忆到感慨再到不舍,层层深入。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正是跨越千年仍能打动现代读者的原因。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