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首 其十八 (壬午)

先王设庠序,专以明人伦。
校官为人师,必先顺乎亲。
入赀称博士,母也情所欣。
虽有禄三簠,莫具膳兼珍。
九品流未入,自诩为王臣。
板舆道岂远,忍自柅其轮。
彼心诚泰然,我见翻怆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教育制度和官员选拔的问题,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体制内那些事儿"。

前四句说古代设立学校(庠序)本是为了教人伦道德,老师应该先做到孝顺父母。但现实中却出现了花钱买官位(入赗称博士)的现象,这种人虽然让母亲脸上有光,但其实很虚伪。

中间四句讽刺这些买官的人:虽然拿着微薄俸禄(三簠是古代量器,形容薪水少),却摆出山珍海味的排场。明明连最低级的九品官都算不上(流未入),却自称是朝廷命官(王臣)。他们本可以把母亲接来享福(板舆指接老人的车),却故意不这么做。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态度:这些人自己觉得理所当然(泰然),但我看在眼里只觉得心酸(怆辛)。全诗通过对比理想的教育初衷和现实中的买官现象,揭露了古代官场的虚伪风气。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