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与安南(今越南)的关系,充满历史感和家国情怀。
前两句写安南的地理位置——在遥远的南方边境,炎热无边的海洋和辽阔原野构成壮阔景象。"马援台"和"高骈城"这两个历史遗迹,通过秋草和暮烟的描写,暗示着这里曾是东汉马援、唐朝高骈等名将征战之地,如今只留下苍凉的景色。
中间两句是诗的核心:百年来安南的典籍归入中国,三个郡的土地始终是中国的疆域。这里表达了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历史,以及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最后两句最有气势:虽然相隔万里,但天子的威严近在咫尺;诗人站在秋风中回望,只见白云深处的故乡。这个结尾既展现了中央王朝的威严,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将政治主题与个人情感完美融合。
全诗通过地理景观、历史典故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国家疆域的历史认知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