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消暑的场景,通过日常物品和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从燥热到清凉的心境变化,同时透露出对衰老的淡淡感慨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夏日寝具:水纹竹席(湘簟)像碧云一样铺在床榻上,但诗人自嘲说这些避暑物件和古人诗中的豪华装备相比实在寒酸。"诗穷"二字既指物质匮乏,也暗含文人清贫的傲骨。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蚊虫意象写夏日烦恼:成群的蚊子(豹脚)骚扰让人手忙脚乱,拂尘(麈毛)都来不及驱赶。诗人先是想像列子乘风般逃离炎热,转而自问年老体衰时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消暑。这里的"老去"二字悄悄转折,带出人生感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黄葛布做的蚊帐(北窗黄葛帐)一放,立刻获得与世无争的逍遥。这个结尾妙在平凡中见境界——不需要奢华装备,一顶普通蚊帐就能让人获得与古人相当的闲适。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传递了"心静自然凉"的智慧,以及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全诗就像一组夏日生活镜头:从燥热难耐到帐中安卧,从手忙脚乱到怡然自得,最后升华出"寻常物件亦可获得精神自由"的哲理。语言看似写实,实则把生活琐事写出了诗意,普通蚊帐成了超脱世俗的象征。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