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六玉律上巳宴罢见寄

式燕灵琨眷蕙时,祓兰浮枣惜春晖。
回骖并跃都门道,谁识颜王曲水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的场景,以及宴会结束后宾客们各自归家的情景。

首句“式燕灵琨眷蕙时”写的是宴会的美好氛围。“式燕”指宴会,“灵琨”和“蕙”都是香草,象征高雅和芬芳,暗示宴会上的宾客都是才德兼备之人。

第二句“祓兰浮枣惜春晖”进一步渲染春日的珍贵。“祓兰”是古代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的习俗,用兰草沐浴以祛除不祥;“浮枣”则是把枣子投入水中,寓意吉祥。诗人感叹春光短暂,值得珍惜。

后两句写宴会结束后的情景。“回骖并跃都门道”描绘宾客们骑马或乘车离开,热闹非凡。“谁识颜王曲水归”则笔锋一转,提到“颜王”(可能指颜回或王羲之这样的高士),他们在众人喧嚣中悄然归去,仿佛超脱世俗。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闹的宴会与隐士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志趣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