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诗见残宋本,他本皆无)

交翠衿,刷羽(二字中疑脱一字)。
性安驯,善言语。
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
有白其类,毛冠角举。
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
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
胡人望气海上来,献于公所奇公才。
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罕见的白鹦鹉,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同时借物喻人,暗含对欧阳修(永叔)才华的赞美。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白鹦鹉的特质(前八句): - 用"交翠衿"写它整理羽毛的优雅姿态 - 突出它温顺的性格和学舌的本领 - 点明这是来自陇山的名贵品种 - 特别描写它雪白的羽毛、竖起的冠羽 - 夸赞它圆润的鸣叫声胜过其他鸟类 - 指出它方尾鹘身的外形和吃稻谷的习性

2. 进献过程(中间六句): - 用白天鹅的普通反衬白鹦鹉的珍贵 - 胡人从海上远道而来献宝 - 暗示这是看中欧阳修非凡的才华 - 把欧阳修的文笔比作春雷催发百花

3. 创作缘由(最后四句): - 说欧阳修还没写过玉兔(暗指月宫) - 白鹦鹉像是怕嫦娥嫉妒它的洁白 - 自谦没有祢衡(东汉著名辞赋家)的才华 - 点明作诗是为了赞美这只珍禽

艺术特色: - 观察细致:从羽毛到食性都准确描写 - 对比手法:用白鹄、玉兔作衬托 - 双关妙用:"白"既指颜色也喻高洁 - 幽默结尾:用自谦突出欧阳修的文采

核心思想: 通过描绘珍稀白鹦鹉的超凡脱俗,既展现了对自然造物的惊叹,又巧妙赞誉了欧阳修"惊葩萼,如春雷"的文学成就,体现宋代文人以物咏志的审美情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