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牛峰寺四首(牛峰今改名浮峰) 其四 (归越诗。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归越并楚游作)

一卧禅房隔岁心,五峰烟月听猿吟。
蜚湍映树悬苍玉,蠹粉吹香落细金。
翠壁年多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
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牛峰寺(后改名浮峰)养病期间,对山中景色的感受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作者在禅房养病,一住就是一年,听着五峰山间的月色和猿猴啼叫。这里用"隔岁心"暗示时间流逝,也带出山中隐居的孤寂感。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山中美景:湍急的溪流像悬挂的碧玉,树上的花粉像飘落的金粉;长满青苔的石壁经过多年风霜,石床上积满春天的落花。这些意象既生动又带着禅意,把山寺的清幽与岁月的痕迹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是感悟:再美的风景终将成为回忆,唯有新题写在竹林上的诗句能永远留存。这里透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表达了用诗歌记录美好的文人情怀。

全诗通过隐居养病的经历,展现了山中宁静超脱的生活,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感伤。诗人用"悬苍玉"、"落细金"等精巧比喻,把普通山景写得充满诗意,最后点出诗歌才是永恒的主题,体现了文人寄情山水的雅趣。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