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 其二

云生晓霭霭,花落夜霏霏。
问余何意别,答言倦游归。
徒劳易水布,空负洛阳衣。
怀金无人别,抱玉遂成非。
安得久留滞,商山饶白薇(○同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漂泊、渴望归隐的游子形象。前两句用清晨云雾缭绕、夜晚花瓣飘落的画面,营造出朦胧忧伤的氛围。诗人自问自答,直接点明离别的缘由——对周游生活的疲惫,想回家了。

中间四句连用三个典故:易水布(荆轲刺秦前的壮行)、洛阳衣(孔子周游列国)、怀金抱玉(比喻怀才不遇),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奔波故事,在这里都成了"徒劳""空负"的对照。诗人说:像古人那样奔波有什么意义呢?带着才华却无人赏识,不如归去。

最后两句以商山(隐士居所)和白薇(野菜)作结,用最朴实的山林生活图景,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疲惫的旅人放下行囊时的叹息,让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感受到:当追逐变成负累,回归本真或许才是答案。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