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同江华令贯之黄兄游阳华岩一篇
万里苍山麓,阳华古洞天。晨光迎海日,昼暝入溪烟。
穴窾蛟龙蛰,峰巉鬼魅镌。初筵堂半辟,末势霤孤穿。
玉乳垂虚窦,金沙引漫泉。栏危浮绝壁,庋迥跨遥川。
隐约烧丹灶,横斜种玉田。刿桐鱼烛烛,挝石鼓鼘鼘。
翠羽岩蕉静,玄幢石桂圆。扪穹藤黝纠,衬步草茵绵。
暂止苏门啸,来因叶县仙。篮舆收弱屐,桂楫荡轻舷。
胜赏平生兴,寻幽最可怜。奇游陵宇宙,班坐馥兰荃。
谷鸟酤新酿,松风韵古弦。祇应销永昼,何用蠹尘编。
蒋赋初无得,元铭久更妍。留连资旷士,吟咏属高贤。
尘土闲中厌,山林老更便。临分凉月白,回首正依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同游阳华岩的奇妙经历,充满了对自然奇景的赞叹和游山玩水的快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感受它的魅力:
1. 探险之旅的生动记录
诗的开头就像导游介绍:"看啊,在万里苍山脚下,藏着阳华岩这个神仙洞府!"接着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体验:清晨阳光与海日相遇,白昼的溪流却笼罩着烟雾,洞穴里仿佛住着蛟龙,险峰上留着鬼斧神工的刻痕。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洞中奇观的奇幻描写
诗人把溶洞景观写得活灵活现:钟乳石像倒垂的玉乳,金沙般的泉水随意流淌。最刺激的是走在悬空栏杆上,就像漂浮在绝壁之间。还有古人炼丹的灶台遗迹,种着仙药的田地,这些想象让普通的岩石变得神秘莫测。
3. 声色并茂的游玩体验
诗中充满声音的趣味:敲击桐木像鱼尾拍水般清脆,擂打石鼓发出咚咚回响。视觉上也很丰富:翠绿的芭蕉,圆如伞盖的石桂,纠结的藤蔓像要触摸天空,柔软的草地像天然地毯。这些描写让读者能用所有感官来感受这次旅行。
4. 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诗人们放下文人架子,像孩子般尽情玩耍:坐着竹轿收起疲惫的鞋子,划着小船荡漾。他们觉得这样的探险比读死书有趣多了,在鸟鸣中品酒,松风中听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最后分别时,皎洁的月光更让这次旅行难忘。
整首诗就像一篇精彩的游记博客,用鲜活的比喻和通感手法,把一次普通的郊游写得惊险刺激又风雅有趣。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与好友共赏自然奇观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