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渡
哀猿暝啼江上山,山雨滴绿绿满船。
六月单衫坐篷底,细数雪鹭冲凉烟。
溪回柁转更清绝,谁构亭子山之颠。
衰俗踵事好奇诡,曾见几人升青天。
桃花不开石门闭,杉筠长大藤钩连。
琐窗朱阁梦何所,书生浪赋秋月圆。
吁嗟在昔减州税,追留白马真能贤。
岁久无复记遗爱,荒唐此地夸神仙。
好风吹送不得住,我亦有累难息肩。
芒鞋布袜定何日,到处自办游山钱。
六月单衫坐篷底,细数雪鹭冲凉烟。
溪回柁转更清绝,谁构亭子山之颠。
衰俗踵事好奇诡,曾见几人升青天。
桃花不开石门闭,杉筠长大藤钩连。
琐窗朱阁梦何所,书生浪赋秋月圆。
吁嗟在昔减州税,追留白马真能贤。
岁久无复记遗爱,荒唐此地夸神仙。
好风吹送不得住,我亦有累难息肩。
芒鞋布袜定何日,到处自办游山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江上旅行的画面,同时融入了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用猿啼、山雨、绿意等自然元素营造出幽静湿润的氛围,诗人穿着单薄衣衫坐在船篷下,看白鹭掠过雾气,显得悠闲自在。但随着船只转弯,诗人注意到山顶的亭子,笔锋一转——人们总爱追逐虚无的神仙传说,却忘了真正为民减税的好官("追留白马"指一位贤能的官员)。如今这些实事无人记得,反而迷信传说大行其道。最后诗人自嘲:虽然向往芒鞋布袜的隐居生活,但现实责任让他无法停下脚步,还得继续为生计奔波。全诗妙在将山水游记与社会批判自然结合,用"桃花闭门""藤蔓纠缠"暗喻社会问题,最后落脚到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既有诗意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