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雨中分韵 其三

欹枕南楼午梦醒,荆扉长似锁岩扃。
风前莺老孤簧涩,雨后山寒一髻青。
揽物暗惊时晼晚,栖心终愧古沉冥。
瘦筇手挈夫须笠,重结蜗牛入翠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雨天里,诗人午睡醒来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午睡醒来,发现自己住在南楼,柴门紧闭,仿佛把自己锁在了山间。这里用"锁"字很巧妙,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诗人听到黄莺的叫声不再清脆,看到雨后青山像女子发髻般青翠。这些景物让他突然意识到春天即将过去,时光飞逝。他感叹自己虽然向往古人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却始终无法真正做到。这里"栖心终愧古沉冥"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写诗人拿着竹杖、戴着斗笠,慢慢走向青翠的山林。这里的"蜗牛"比喻自己像蜗牛一样慢慢移动,也暗指自己像蜗牛背着壳一样,带着种种世俗牵绊。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暮春时节的景物变化,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