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过后山野间的生动画面,语言通俗却充满艺术感染力。
前两句用色彩和天气变化制造视觉冲击:"红树青山"像打翻的调色盘般鲜艳夺目,而"昨宵风雨"的铺垫让人瞬间明白——正是暴雨洗礼才让景色如此明艳。这种"先展示结果再交代原因"的写法,比平铺直叙更有趣味性。
后两句巧妙用两位画家的风格来比喻旅途所见:倪瓒(倪迂)的画以疏淡空灵著称,米芾(米颠)的画则以烟雨朦胧见长。诗人不说"景色时而疏朗时而朦胧",而是用"走过倪瓒的画又走进米芾的画"这样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路转折间景色的变幻多端。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寻常旅途写得如同观赏动态画展:暴雨是天然的颜料,山路是移动的画廊,而诗人自己既是游客又是艺术鉴赏家。这种将生活场景艺术化的处理方式,教会我们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平凡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