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夜坐(庚申)

雨后得秋意,草虫声渐多。
楼阴流素月,山影接明河。
坐觉风初定,遥知海不波。
此时问韩说,何处夜横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思绪。

开头两句写雨后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草丛中的虫鸣渐渐多了起来。这里通过听觉和触觉,营造出初秋夜晚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中间四句是视觉的描写:楼阁的阴影中流淌着皎洁的月光,山影与明亮的银河相连。坐着感受到风渐渐停息,由此联想到远方的大海也该是风平浪静。这几句画面感很强,从近处的楼影到远方的山海,层层递进,展现出开阔的视野。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思考:此时想起古代名将韩信,不知在何处还有人在深夜持戈待战。这里用历史典故作对比,在宁静的夜景中暗含对时局的关切,使诗歌在优美之外更添深意。

全诗从细微处入手,由景生情,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既有细腻的观察,又有深远的联想,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