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耕读四首 其四

刺股悬梁,囊萤映雪。
达之思兼,穷亦归洁。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四个成语浓缩了古代读书人的精神追求,传递了中国人对学问的独特态度。

前两句"刺股悬梁,囊萤映雪"用了两个经典典故:苏秦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大腿,孙敬把头发系在房梁上防瞌睡;车胤用萤火虫照明,孙康借雪光读书。这些故事展现的是古人克服物质条件限制的狠劲,传递着"再苦不能苦学习"的执着。

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这种刻苦精神的本质:无论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读书人始终要保持两个底线——"思兼"(心怀天下)和"归洁"(守住清白)。这就像给前文的苦读故事安上了指南针:吃苦不是目的,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关键。

全诗像一枚双面硬币:一面是寒窗苦读的艰辛画面,一面是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学问不仅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的狠劲,更需要心怀天下、守住本分的清醒。这种将个人奋斗与社会担当相结合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