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 其五

市郭全然少,崖邹大底同。
溪云千片黑,山火一丝红。
暴雨蒸沙气,高岩返去风。
骤来应骤解,昨夜月如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安江一带独特的自然景象,充满野趣和动态美。

前两句写这里人烟稀少,山崖看起来都差不多,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原始环境。中间四句用强烈的视觉对比和感官体验展现大自然的戏剧性变化:乌云压顶的溪流与远处若隐若现的山火形成明暗对比,暴雨带来的湿热蒸汽与高崖上突然转向的狂风制造出触觉反差。

最后两句点出这种天气变化之快——昨夜还是弯月当空,转眼就暴雨骤至,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暗示着大自然变幻无常的特性。全诗通过一系列急促的意象切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野间瞬息万变的气候奇观。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