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中的古老寺庙,画面感很强。
第一句"烟雨濛濛古梵宫"就像电影开场镜头:细雨朦胧中,一座年代久远的寺庙若隐若现。"濛濛"二字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细密的雨丝。
第二句"院庭深悄若无僧"写寺庙内部:庭院深深,安静得好像没有僧人。这里的"若无僧"用得巧妙,既可能是真的没有僧人,也可能是夜太深僧人都休息了,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第三四句最精彩:在一片黑暗中,突然看到树林顶端有一点微弱的亮光。"荧荧碧"形容灯光微弱但很显眼,像黑暗中一颗绿宝石。最后点明这是佛殿里的长明灯,让整个画面突然有了灵魂。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大面积的朦胧雨景中,一点灯光成为点睛之笔。通过对比手法(大与小、暗与明、静与动),把普通雨夜写得很有禅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黑暗中看见希望"的感觉,一盏孤灯让整个雨夜都有了温度。
段成己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