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燕市酒人图歌

酒人曾向燕市过,玉缸银海长婆娑。
兴来杀贼且摩盾,时去看云还枕戈。
荆南十载等閒度,肘后黄金弃不顾。
但垂绛帐授生徒,羞向长门卖词赋。
平生曳裾苦未能,酒徒散尽仍追陪。
草堂并道盱眙好,与汝行歌归去来(将筑归来草堂于盱𣅿故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放不羁的"酒人"形象,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他的性格和人生选择。

前四句写酒人在燕京(北京)的生活:他喜欢在酒缸边豪饮("玉缸银海"指酒器),喝到兴起时能提盾杀贼,闲暇时则枕着武器看云。这里用对比手法,既表现了他的豪侠气概,又透露出军旅生活的闲适。

中间四句讲他的人生选择:在荆南(湖北一带)虚度十年光阴,连黄金都不放在眼里。宁愿当个教书先生("绛帐授生徒"用东汉大儒马融的典故),也不愿像司马相如那样写赋讨好权贵("长门卖词赋"指陈皇后重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的故事)。这里显示了他清高自守的品格。

最后四句写现状:虽然没能成为权贵门客("曳裾"指依附权贵),但仍有酒友相伴。特别提到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盱眙(江苏地名)建"归来草堂",用陶渊明"归去来"的典故,表达归隐田园的决心。

全诗用洒脱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兼具侠客豪气与文人风骨的酒徒形象。他拒绝趋炎附势,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决定归隐,体现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诗中"杀贼摩盾"与"垂帐授徒"的对比,"黄金不顾"与"羞卖词赋"的选择,都生动展现了主人公鲜明的个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