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集津兄谢王立之红丝花

故雷桃李秋摇落,扫地无花可恼公。
近说城南王子妓,亦持红拂剧西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和幽默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韧性和意外之美的赞叹。

前两句写秋天桃李凋零的常态:桃李这类娇嫩的花在秋风中纷纷凋落,地面干净得连一朵花都找不到,这种景象本该让人感到恼火。这里用"可恼公"的拟人化表达,让萧瑟的秋景带上了一丝俏皮。

后两句突然转折:最近听说城南王姓朋友家的歌妓(或解作"王子家的歌女"),手持红拂(红丝花)在秋风中摇曳,像在跟西风唱对台戏。这里"剧西风"的"剧"字用得妙,把柔弱的花朵对抗秋风的场景写得像一场戏剧表演,充满画面感和反抗精神。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桃李的娇弱反衬红丝花的顽强
2. 把自然现象写成人物戏剧(歌妓持红拂对抗西风)
3. "恼"与"剧"两个动词让全诗活泼有趣
4. 通过小人物(歌妓)和小事物(红丝花)展现生命力的可贵

本质上是在说:看似柔弱的生命,往往能展现出最动人的坚韧。就像在万物凋零的秋天,一朵不起眼的红丝花也能演绎出对抗自然的精彩戏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