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乔石林像

我开海陵北,河堤久无功。
虚糜水衡钱,谁能启宸聪。
何不绘先生,抗论承明中。
我闻射陂南,水木纷清华。
结庐水中央,早梅万株花。
何不绘先生,归栖画川涯。
展视图中人,政尔趋供奉。
隐隐长乐钟,似逐街鼓动。
螭头香雾浓,仙掌露痕重。
讫今忆觚棱,恍然一噩梦。
不如卷朝衣,徜徉水云间。
轻桡纵所如,卧看江南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人生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两个"何不绘先生"的排比句,分别描绘了两种生活场景:一是在朝堂上直言进谏的官员形象,二是在江南水乡隐居的文人形象。这里通过"河堤无功""虚糜公款"等词暗含了对官场腐败的批评。

2.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具体描写了官场生活:每天赶着上朝,在香雾缭绕的宫殿里值班,回忆起来就像一场噩梦。"长乐钟""螭头香雾"这些宫廷意象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3.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感悟:与其穿着官服奔波,不如归隐江南,乘着小船随意漂游,躺着欣赏山水风光。"卧看江南山"这个画面感极强的结尾,生动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两种生活的差异 - 意象选择精准,"早梅万株""轻桡""江南山"等意象清新自然 - 语言流畅,即使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中传递的情感 - 反映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典型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