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

小窗斜日捲帘时,百感苍茫鬓欲丝。
惆怅一年春又尽,花风刚到海棠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傍晚的伤感时刻,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惆怅。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夕阳斜照进小窗,有人卷起竹帘,这个平常动作却让主人公突然感到岁月沧桑("百感苍茫"),甚至发现鬓角已开始变白("鬓欲丝")。这里用日常场景触发深层感慨,就像我们某天照镜子突然发现第一根白发时的触动。

后两句点明时节:最让人失落的是春天又要结束了。但诗人捕捉到一个微妙细节——海棠花刚刚被春风吹开。这个"刚到"用得特别巧妙,既带着"总算开了"的欣慰,又暗含"可惜马上要凋谢"的遗憾,就像生日当天收到礼物却想到又老一岁的复杂心情。

全诗魅力在于把抽象的时间流逝,转化成看得见的夕阳、白鬓角、海棠花这些具体事物。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难过",而是让我们通过画面自己感受到:人生就像这迟开的海棠,刚迎来绽放时刻,转眼就要面对凋零。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抒情更有感染力,容易引发每个经历过"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人的共鸣。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