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大咏史君祷雨之韵

史君持志一恭谦,何间幽明与巨纤。
渴雨方将为旱闵,卧龙便不复泥潜。
连宵颇作霶沱注,阖郡均蒙优渥沾。
窃喜阳春端有脚,闾阎和气日须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史君的地方官诚心为民求雨的故事,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说史君为人谦逊认真,做事不分大小都一丝不苟("何间幽明与巨纤")。这里用"持志恭谦"形容他端正的态度,用"幽明与巨纤"的对比突出他事无巨细的作风。

中间四句是核心情节:当地遭遇旱灾("渴雨"),史君就像唤醒沉睡的龙一样为民祈雨("卧龙便不复泥潜")。结果真的连降暴雨("霶沱注"),全城百姓都受益("阖郡均蒙优渥沾")。这里用"卧龙"的典故既形象又吉利,把暴雨比作龙腾降雨,既符合传说又暗含对史君的赞美。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春天终于带着生机回来了("阳春端有脚"),百姓的生活又恢复了祥和("闾阎和气")。"阳春有脚"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季节拟人化,仿佛春天是迈着脚步走来的恩赐。

全诗通过旱灾得解的过程,既赞美了清官的爱民之心,又展现了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朴实的喜悦——没有华丽辞藻,却能让人感受到久旱逢甘霖的欢欣,以及百姓对好官的感激之情。

陈淳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