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守南康适当旱岁睹东坡玉涧留题喜雨书之遮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涧仙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一年三白是丰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丰收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喜悦之情。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两种人物状态:苏东坡(雪堂居士)喝醉酒正在酣睡,而山中的隐士(玉涧仙人)却因寒冷睡不着。这两个形象一静一动,一醉一醒,形成有趣的反差,暗示了不同人面对旱情的不同反应。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人们用美酒(泼醅酒)庆祝降雨。"一年三白"指多次降雪,古人认为多雪能保证来年丰收。这里把降雪比作上天赐予的礼物,通过"送酒"这个动作,把自然现象拟人化,显得格外亲切。

全诗最妙的是把干旱时的焦虑("冷不眠")和降雨后的欢庆("泼醅酒")自然衔接,用日常生活中的醉酒、送酒等场景,举重若轻地表达了农民靠天吃饭的朴素愿望。最后"丰年"二字点明主题,所有铺垫都指向这个美好结局,读来能感受到作者与民同乐的欣慰之情。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