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县厅壁

昆明池里跃金鳞,怒目扬鬐不露身。
想是龙门曾点额,至今羞见钓鳌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鱼儿的视角,隐喻了人在现实中的处境和心态。

前两句描写一条金鳞鱼在昆明池里跃出水面,它瞪着眼睛、竖起鱼鳍,却不肯完全露出身体。这里用鱼的"怒目扬鬐"生动刻画出一个既想展示自己,又有所保留的形象,就像现实中有些人既想表现自己,又害怕完全暴露。

后两句是诗人的猜想:这条鱼可能曾经在龙门(传说中鲤鱼跃过就能化龙的地方)碰壁失败,额头留下了伤痕,所以现在见到专门钓大鱼的渔夫就躲躲藏藏,觉得羞愧。这其实是在说,人生中遭遇过挫折的人,往往会变得谨慎甚至自卑,就像这条不敢完全露面的鱼。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表面写鱼,实则写人。通过鱼儿跃水又藏身的矛盾行为,揭示了人在经历失败后的心理变化——既想证明自己,又害怕再次失败。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每个曾受过挫折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贺德英

宋潭州湘乡人。七岁能文。孝宗淳熙间父以讼系狱,德英诣县自乞面试以赎父罪。县令出题,多以《毛诗》、《春秋》语对之,援笔立就诗赋各一。遂荐于朝,试第一。卒仅十四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