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一枕馀醒
一枕馀醒,厌厌共、相思无力。人语定、小窗风雨,暮寒岑寂。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问寸肠、能著几多愁,朝还夕。春草远,春江碧。云暗澹,花狼藉。更柳绵闲?,柳丝谁织。入梦终疑神女赋,写情除有文星笔。恨伯劳、东去燕西归,空相忆。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风雨黄昏时思念远方情人的愁苦心情,语言细腻婉转,情感缠绵动人。
上半部分从午睡醒来的场景切入:女子带着酒意醒来,浑身无力,连相思都显得疲惫。此时窗外风雨渐停,暮色中透着寒意,屋内一片寂静。床上还留着欢爱时的香气,情书上的泪痕未干。她不禁自问:这颗心到底能装下多少忧愁?从早到晚都被思念折磨。
下半部分用自然景物烘托愁绪:春草蔓延到远方,江水碧绿,天上云层灰暗,地上落花凌乱。柳絮飘飞无人管,柳条低垂像谁编织的愁网?她渴望梦中与情人相会,却怀疑那只是虚幻的美梦(用"神女赋"典故暗示);想倾诉衷肠,除非有文曲星的才华才能写尽。最后以"伯劳东去燕西归"的比喻,痛恨两人如分飞的鸟儿各奔东西,只剩徒劳的思念。
全词妙在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未散的香气、带泪的情书表现回忆;用风雨、暮寒、乱花、垂柳营造压抑氛围;甚至把愁绪比作可丈量的"寸肠"、可编织的"柳丝"。这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女子独坐空闺,手指抚过情书时微微颤抖的样子。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