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简析

和凝的《江城子》共有五首,是一组完整的组词,内容相连,叙述一位女子与情人夜间约会相见的整个过程,从第一首“排红烛,待潘郎”到第五首“天已明”,写出这位女子含娇、含恨、含笑、含情、含愁的一个等待恋人时特有的心态流程,表现出她对恋人的一片痴情。因为它“章法清晰”,所以被人誉为“联章之祖”,又称“江城五支,为言情者之祖”。所谓“江城五支,为言情者之祖”,指的应该并不是“托美人以写情,指落花而自喻”,而应该是采用组词这种特别的方式,叙述了一件完整的情事过程。这属于和凝的首创,所以称祖。 《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为第一首,是全组词的序曲。此词描绘女子等待情郎的种种情状,有动作,有语言,非常形象。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新娘在新婚之夜的期待与娇羞,画面感极强,像一部微电影。

上片(前三句)是新娘的特写镜头:她刚卸下婚礼的繁重头饰("理残妆"),但依然精心描画着细长的柳叶眉。这里"含娇"二字最妙,既写她低眉垂眼的羞涩,又透出掩不住的欢喜,就像现代女孩见心上人前反复整理刘海的小动作。

中间两句是环境描写:翡翠屏风后,新娘亲手点燃熏香炉。这个细节很有生活气息——古代没有香水,新娘用熏香营造浪漫氛围,就像现代人会在约会前喷香水、点香薰蜡烛。

下片最生动:新娘突然想起什么,急忙叫丫鬟"小玉"(唐宋时期常见的侍女名),让她重新排列好金饰("金钿"),把红烛摆得更亮些。"待潘郎"是点睛之笔,用古代美男子潘安代指新郎,既有"女为悦己者容"的甜蜜,又带着"他怎么还不来"的娇嗔,像极了现代新娘在婚房等新郎时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

全词妙在只写新娘准备的过程,却让读者能想象到后续——当红烛高燃、香气弥漫时,推门而入的新郎会看到怎样动人的场景。这种"留白"手法,比直接写洞房花烛更有韵味。

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