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诸德祖

瑶琴入夏奏南熏,知是揆初楚曲分。
赏誉久归高士传,著书今守太玄文。
沉冥肯匣干将剑,婉娈常依谷水云。
顾我怀仙成汗漫,素交祗狎海鸥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高洁淡泊的生活,充满夏日闲适的意境。

开篇用"瑶琴奏南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夏日悠扬的琴声。这里的"南熏"指温暖南风,暗示这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季节。诗人提到"楚曲",让人联想到高雅的艺术情趣。

中间四句集中刻画主人公的形象:他像古代隐士一样受人敬重,专心著书立说;虽然身怀宝剑(象征才能),却甘愿隐居;像依恋山谷流云般享受自然。这些描写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文人形象。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自己的向往:想要像仙人般自由自在,只与海鸥为伴。这里"海鸥"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全诗通过琴声、云水、宝剑、海鸥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让读者感受到夏日闲适中的精神追求。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