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首 其一

南山有长松,独抱参天姿。
岁晚愈苍翠,不受霜雪欺。
一贞恒自守,四序焉能移。
眷彼桃李花,灼灼迎春曦。
明媚惊众目,秾华复几时。
常恐风雨至,须臾变离披。
物性本如此,造化谁尸之。
嗟哉浮俗流,龊龊徒尔为。
安得古贞操,偃仰慰吾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松树和桃李花的不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品格的赞美。

诗中先用松树作比喻:南山上的松树独自挺立,有着直冲云霄的姿态。即使到了寒冷的年末,它依然保持青翠,不会被霜雪压垮。它始终坚守自己的本性,四季变化也无法改变它。这里松树象征着坚定、有操守的人。

然后诗人用桃李花作对比:那些鲜艳的桃李花在春天阳光下绽放,美丽动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这样繁盛的花朵能维持多久呢?一场风雨过后,它们很快就会凋零败落。这里桃李花象征着那些外表光鲜但经不起考验的人。

最后诗人感叹:事物的本性就是这样,谁能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呢?那些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世俗之人,他们的行为是多么狭隘啊!诗人渴望能找到像松树那样坚守节操的人,来安慰自己追求高尚品德的心灵。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通过自然界的对比,告诉我们要像松树那样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本性,不要像桃李花那样只追求一时的光鲜亮丽。这是一种对内在品格的追求,对外在浮华的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