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六

大道散草泽,呻吟在康衢。
蔓葛自缠绕,兰蕙日萧疏。
鸡鸣出门去,薄暮还走趋。
进则蚊蚁萃,退为失群乌。
君看拜尘友,逸气凌东都。
凄凉白首叹,千载为嗟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正直的人在混乱世道中的困境和无奈,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和对理想破灭的感叹。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社会现状:真理(大道)被抛弃在荒野,而虚伪的声音(呻吟)却在繁华街道上招摇。就像野草藤蔓肆意缠绕,而高洁的兰花却日渐凋零。这里用植物比喻人品,暗示小人得志、君子失意的社会现象。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天没亮就出门奔波,天黑还在匆忙赶路。想往上爬就只能和蚊蚁般的小人为伍,想保持清白又会像离群的乌鸦般孤独。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真实反映了正直人士在污浊环境中的挣扎。

最后四句通过历史典故发出感叹:你看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拜尘友指西晋潘岳谄媚权贵的故事),当年多么风光得意。但最终只落得白发苍苍时的凄凉叹息,成为千年的笑柄。这里既讽刺了现实中的势利眼,也暗示了坚守节操才是长久之道。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一个永恒主题:在浑浊的世道里,保持清白虽然艰难,但随波逐流终将留下千古骂名。诗人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实际上是在为所有怀才不遇的正直之士发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