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萱堂为陈公鼐赋
闻君裔出元龙后,家住毗陵岁云久。
新筑高堂扁寿萱,种萱无数开当牖。
花间献寿列璚筵,日照斑衣锦云覆。
翡翠盘行阿母桃,水晶杯汎麻姑酒。
慈颜有喜风生席,一片萱花共春色。
试听诸孙祝眉寿,笑看蓟子摩铜狄。
吴山对面天与高,越女停歌鹤同立。
君家孝悌人间识,共保慈颜比金石。
年年献寿向花间,回首椿庭泪沾臆。
新筑高堂扁寿萱,种萱无数开当牖。
花间献寿列璚筵,日照斑衣锦云覆。
翡翠盘行阿母桃,水晶杯汎麻姑酒。
慈颜有喜风生席,一片萱花共春色。
试听诸孙祝眉寿,笑看蓟子摩铜狄。
吴山对面天与高,越女停歌鹤同立。
君家孝悌人间识,共保慈颜比金石。
年年献寿向花间,回首椿庭泪沾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祝寿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孝道与亲情的美好。
全诗以"寿萱堂"这个祝寿场所为核心展开。开头先介绍寿主陈公鼐的家世背景,说他家住在毗陵(今常州)很久了。新建的寿萱堂里种满了萱草(象征母亲的草),窗户边开满了萱花。这里用"璚筵"(美玉般的宴席)、"斑衣"(彩衣)等意象,描绘出寿宴的华丽场面。
中间部分用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祝寿场景:翡翠盘里盛着寿桃,水晶杯斟满美酒。老母亲开心的笑容像春风吹过宴席,满堂的萱花和春光相映成趣。儿孙们轮流祝寿,老人开心得像是古代仙人蓟子抚摸着铜像。远处的吴山高耸入云,连越地的歌女都停下歌声,仙鹤也静静站立,仿佛都在见证这温馨时刻。
最后升华主题,说陈家以孝悌闻名,这份孝心能让母亲的容颜像金石般永驻。虽然每年都在花丛中为母亲祝寿,但想起已故的父亲(椿庭指父亲),还是会忍不住落泪。这个结尾既表现了孝心,也透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通过祝寿这个生活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最看重的家庭亲情。诗中那些精美的器物、吉祥的意象,都是为了烘托这份人间至情。特别是最后"回首椿庭泪沾臆"这句,在喜庆中带着一丝伤感,让情感显得更加真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