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上杭旧游 其八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柿叶微丹栗叶黄,园林无限好秋光。
我来刚在春风里,万树梨花玉雪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上杭时看到的美丽秋景,以及回忆中春天梨花盛开的画面。

前两句写眼前秋景:柿树叶微微泛红,栗树叶开始变黄,整个园林沐浴在美好的秋日阳光中。这里用"微丹"和"黄"两种颜色对比,加上"无限好秋光"的概括,展现出一幅温暖明亮的秋日图景。

后两句突然转到回忆:作者想起自己上次来这里是春天,那时万树梨花盛开,像玉一样洁白,像雪一样芬芳。这里用"玉雪"形容梨花的洁白,又用"香"字唤起读者的嗅觉想象。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色彩对比(红黄相间的秋叶与洁白的梨花)展现季节变换之美
2. 用"刚在"二字自然过渡,把现实和回忆巧妙连接
3. 最后一句同时调动视觉(玉雪)和嗅觉(香)感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美好的风景不仅在于眼前所见,更在于心中所记。作者通过对比两个季节的不同美景,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