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残寒夜不寐新柳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

雪巳都消去,梅能小住无。
雀争飞落片,蜂猎未蔫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微妙时刻,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趣味。

前两句"雪巳都消去,梅能小住无"用对话般的语气说:积雪已经消融,梅花啊,你能否再多留一会儿?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梅花当作可以挽留的朋友,透露出对冬天最后一丝痕迹的不舍。

后两句"雀争飞落片,蜂猎未蔫须"转向生动的春日图景:麻雀争抢着啄食飘落的花瓣,蜜蜂忙着采集尚未凋谢的花蕊。"争"和"猎"两个动词用得特别传神,把小鸟的活泼和蜜蜂的勤劳都写活了。

全诗短短20个字,却包含了季节交替的细腻观察:既有对逝去冬日的温柔告别,又敏锐捕捉到初春的勃勃生机。诗人通过麻雀、蜜蜂这些小生命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特别打动人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