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时天气炎热的情景,同时融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首联"星期经岁思悠悠,此夕星期暑未收"点明时间背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到了,但炎热的暑气仍未消退。"思悠悠"暗示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颔联"鸾影周旋秦女扇,蛛丝辛苦汉家楼"用了两个典故:前句暗指秦穆公女儿弄玉乘鸾飞仙的故事,后句指七夕女子乞巧时蜘蛛结网的习俗。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展现了七夕的传统活动。
颈联"渐台露浅移东足,银浦风微到上头"描写自然景象:露水渐干,微风轻拂。这里"渐台"和"银浦"都是对天上银河的美丽比喻,暗示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
尾联"共道天人能会合,痴儿挥汗拜牵牛"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人们都说天上的神仙(牛郎织女)能在今夜相会,而人间的痴情儿女却只能在酷热中挥汗如雨地祈求爱情。这里通过对比,既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又用幽默的方式表现了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巧妙地将传统节日、神话传说和现实感受融为一体,语言优美又不失幽默,让读者在感受七夕浪漫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