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荆轲传
夜读荆轲传,掩卷喟然叹。
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
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
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
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
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
走见樊於期,愿借将军首。
将军搤擥言,念此固已久。
得复平竹仇,性命何足有。
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
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
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
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
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
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
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
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
走见樊於期,愿借将军首。
将军搤擥言,念此固已久。
得复平竹仇,性命何足有。
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
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
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
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晚上读《荆轲传》后的感慨,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篇"读后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6句)是作者读后的第一感受。作者合上书感叹:太子丹真是了不起,为了对抗秦国,像秋天的莲花一样孤傲,带着寒光的剑准备行动。这里用"秋莲孤剑"的意象,既点明时间(秋天),又烘托出悲壮的氛围。
第二部分(中间12句)是故事梗概。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快速回顾了荆轲刺秦的几个关键场景:田光为消除太子丹的疑虑而自杀;荆轲去找樊於期借人头,樊於期二话不说就自刎;四位壮士(荆轲、田光、樊於期、高渐离)的豪气直冲云霄。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的精神永载史册。其中"气已吞祖龙"这句特别霸气,意思是人还没到函谷关,气势就已经震慑住秦始皇了。
第三部分(最后2句)是作者的吐槽。相当于说:"看看现在的人,一个个胆小怕事得像冬天的虫子,哪还有古人的气概!"这里用"寒虫"作对比,既形象又带着讽刺。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作者不是简单复述历史故事,而是通过强烈的今昔对比,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就像我们现在看武侠片时会感叹"现在哪有这样的英雄",古人也会发出类似的感慨。诗中"精诚凌白虹"这样的句子,现在用来形容赤诚之心依然很有力量。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