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坞吊文文肃公

威凤为仪四海知,故山何事久栖迟。
吴中鲈鲙秋风日,朝内貂珰毒焰时。
再出已看残局换,放归无复赐环期。
最怜两月纶扉直,疑谤交乘未措施。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哀悼文文肃公(明代名臣文震孟),展现了一位忠臣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情。

首联用"威凤"比喻文公的高洁品格,他本应翱翔四海,却因朝廷黑暗("貂珰"指宦官专权)只能隐居故乡。就像秋风起时本应品尝家乡鲈鱼,却被迫面对朝中奸佞当道的险恶环境。

中间两联揭示文公的悲剧:当他再度出山时,明朝已如残局不可挽回;被罢官后也再无起复机会。最令人痛心的是,他在内阁任职仅两月,就因小人诽谤而束手无策——"纶扉"指内阁,"疑谤交乘"生动表现了忠臣遭谗言围攻的困境。

全诗用"威凤-鲈鲙"的鲜美与"貂珰-毒焰"的险恶形成强烈对比,通过"残局""未措施"等词传递出无力回天的悲凉。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时政,但通过文公的遭遇,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晚明官场的黑暗与正直之士的无奈。这种借古讽今的笔法,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