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忆二首 其二

山边庐舍水边篱,芳卉千枝柳万枝。
三月莺花佳丽地,十年寰海太平时。
辋川泉石皆堪画,梓泽宾朋尽解诗。
一自扁舟逃难后,故园东望只增悲。

现代解析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杂忆二首 其二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我会逐句为你分析。

第一句描述了周围的环境:“山边庐舍水边篱”。诗人可能正在一个宁静的乡村,有山有水,有房屋有篱笆,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和谐。

第二句“芳卉千枝柳万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无数的花朵和柳树在生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三句“三月莺花佳丽地”,这里提到了三月的莺歌和美丽的花朵,无疑加深了春天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句“十年寰海太平时”,诗人可能在此回忆过去十年的和平生活。这可能是诗人身处困境或战乱之中,怀念过去安宁的生活。

第五句“辋川泉石皆堪画”,“辋川”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那里的泉水、石头都非常美丽,如同画中的景色。

第六句“梓泽宾朋尽解诗”,这里的“梓泽”可能是一个朋友聚会的地方,那里的朋友们都是懂诗、爱诗的人。

第七、八句“一自扁舟逃难后,故园东望只增悲”,这两句诗的情感发生了转折。诗人可能经历了逃难,乘坐扁舟离开了家乡。回望东方家乡的方向,只感到更加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前半部分描绘了美丽的春天景色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返乡的悲伤。诗人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他的情感变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