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张百熙的,用现代语言解析如下:
上联讲张百熙的学术成就:
"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他继承了刘、罗、郑、徐等前贤的学问,但又有自己独特的治国方略(经纶指治国才能)。
"天下翕然"——他的学说得到天下人一致认可。
"当年学派开胡瑗"——他像宋代教育家胡瑗一样,开创了新的学术流派。
下联写作者与逝者的关系及哀思:
"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从高祖、曾祖辈开始,两家就是联姻的亲戚关系。
"吾生已矣"——我的生命仿佛也失去了意义(表达极度悲痛)。
"从此州门哭谢安"——用东晋名士哭谢安的典故,说今后只能在城门外痛哭悼念这位像谢安一样的贤人了。
全联通过:
1. 学术贡献的赞美(比作教育家胡瑗)
2. 家族渊源的交代(世代联姻)
3. 悲痛情感的抒发("吾生已矣"的绝望感)
4. 历史典故的化用(谢安喻逝者地位)
把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且与作者有世交的逝者形象生动展现,既有事实陈述,又有情感冲击,用典自然不晦涩,是传统挽联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