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杂事七十三首选十三 其十三

刍醴匆匆奠两楹,私门礼乐自昭明。
可怜披发伊川祭,绵蕞难征鲁两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丧礼场景,含蓄地批评了当时社会礼制崩坏的现象。

前两句描写东京(汴京)城里一场匆忙的草率丧礼:用简陋的祭品(刍醴)摆在厅堂两根柱子间,普通人家(私门)却擅自使用本该贵族专用的礼乐仪式。这里"昭明"二字暗含讽刺,表面说仪式明亮隆重,实则暗示越礼僭越。

后两句用两个典故形成对比:一边是"披发伊川祭",借用周朝大夫披发参加戎狄葬礼的典故,暗指当时人效仿异族陋习;另一边是"鲁两生",借用汉初鲁地两位儒生坚持传统礼仪的典故,可惜现在连这样的人都找不到了。"绵蕞"指用茅草扎的标记物,象征礼仪的规范标准已经难以恢复。

全诗像一幅社会风俗画,通过丧礼细节折射出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作者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用"可怜""难征"等词含蓄表达痛心,让读者从古今对比中自己体会深意。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