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八日与李推府南山小酌

返照斜衔月半弓,一襟清暑爱溪风。人行稻垄交加处,山在林塘掩映中。

游兴渐开知病减,酒材难致笑诗穷。蓬门花径淹留地,赖有平生北海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诗人与友人李推府在南山水边小酌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友情的温暖。

前两句写景:夕阳的余晖斜照,一弯新月已挂在天边("月半弓"指新月形状)。诗人敞开衣襟享受溪边吹来的凉风,驱散暑热。这里用"斜衔"形容夕阳与新月交接的画面,非常生动。

中间四句写人与自然的互动:他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稻田小路上,远山倒映在树林环绕的池塘中。随着游玩兴致渐浓,诗人感觉病痛都减轻了;虽然买不到好酒("酒材难致"),但这份窘迫反而让作诗更有趣味。这里用"笑诗穷"体现文人以苦为乐的幽默感。

最后两句抒情:在这简陋的茅屋("蓬门")和野花丛生的小路上,能久久停留的原因,全赖有李推府这样像"北海公"(东汉名士孔融,以好客著称)一样的知心朋友。点明了友情才是这次聚会最珍贵的部分。

全诗妙在:
1. 用"斜衔月""稻垄交加"等精准的动词搭配,让静态画面活起来
2. 通过"病减""诗穷"的对比,展现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
3. 最后把普通聚会升华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境界
4.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用诗句拍的夏日vlog,让人身临其境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