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雪景,充满奇幻想象和生动画面感。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就用神话般的想象写雪——仿佛天女操控着冰雪织机("冰机"),把水剪成一片片神奇的雪花。这种写法把自然现象变成了仙女的手工艺品,充满浪漫色彩。
2.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雪的魔力:雪花飘落池塘时水面纹丝不动,却把鸥鹭冻得瑟瑟发抖;狂风卷起雪花像万种舞蹈,而月下雪地又纯净得内外透明。一动一静之间,把雪的各种形态都写活了。
3.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自嘲在这样绝美的雪景前,自己过去的诗作就像"雨铁"(生锈的铁器)般拙劣,都不好意思吟诵文豪欧阳修(醉翁)的诗了。这种谦虚反而衬托出雪景的震撼力。
全诗最妙的是把雪写得既唯美又充满力量感,从神话到现实,从宏观到细节,最后落脚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冰雪主题的奇幻短片,每个画面都令人难忘。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